时间 : 2025-01-07 来源 : 未知 作者 : lyy 点击 : 次
政 策 要 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加强绿色转型国际合作等 十项意见。>>>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十五五”时期、碳达峰后 3个阶段工作目标。一是到2025年,碳排放相关统计核算、监测计量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二是“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三是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美丽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水平建设美丽中部,促进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日前,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为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加快完善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推动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污染物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表(2024年版)》。>>>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1 水利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要求,加快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深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1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八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领域)>>>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2 关于2024年上半年环评信用管理对象列入“黑名单”情况的通报>>>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为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国家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提出,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政策。“双重”“三北”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含参照相关政策执行的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分别为60%、70%、80%、80%;湿地保护修复项目按照80%执行。>>>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202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研讨会
9月25日,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202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研讨会在贵阳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讲话。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外方主任委员、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总干事斯图尔特·马吉尼斯,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将作主旨演讲,分享绿色转型经验,为贵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副省长杨同光主持。
李炳军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贵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将坚持把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使命任务,更加突出市场化、专业化,创新办会机制,更好宣传政策、展示成果,加强产业对接、促进务实合作,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希望各位委员专家发挥优势,为论坛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演讲中表示,希望与中国互学互鉴,共同把论坛打造为全球生态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斯图尔特·马吉尼斯就推动全面绿色发展作了阐释。潘家华希望携手推进能源革命,助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王金南、贺克斌、白雅婷分别围绕发展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能源转型、合作深耕论坛平台等分享了有益经验。
与会嘉宾围绕2025年论坛总体策划情况及合作意向等作了发言。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办成永不落幕的论坛;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发展见证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强化与贵州政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贵州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排头兵;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建立喀斯特社会-生态系统科学与城乡发展的目标;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冉景丞:探索生态廊道建设 厚植梵净山生态本底;挪威水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拉尔森·索尔杨:利用法律手段和金融杠杆落实生态方案;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带来的挑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孙颖:人类社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经合组织驻华高级顾问海博:“我喜欢贵州,这是一个满眼见绿之地!”;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省长约翰·罗哈斯:继续加强合作,促进两地发展;欧洲青年协会主席、欧洲气候公约大使德扬·伊利奥斯基:每个人都应切实担起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泰国董里府行政机构主席宝朗:热烈欢迎贵州人民到董里府旅游观光;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侯锋:携手共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曾贤刚:尽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刘晓山:让生态文明之风拂润万千和美乡村;贵大副校长、教授吴攀:贵州已经把矿山治理纳入“一体化”治理系统;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加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迫在眉睫;全国青联委员、贵州鸿巨热力集团总经理石永: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血液中去;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刘科:绿色甲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吉日木图: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 诚邀大家走进世界暖城鄂尔多斯;省检察院检察长王永金:守护绿水青山的贵州公益诉讼检察实践!;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科学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可持续管理系统;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区域合作;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边广琦:国际论坛高峰对话为贵州乃至全国新型储能产业培育建言献策;贵阳市委常委、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嶒:以绿色低碳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毕节市黔西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让化屋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新典范、绿色发展新样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让绿色成为“一带一路”的厚重底色;二级高级法官、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于泓:维护自由贸易港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胡卫列:始终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公益诉讼的重中之重来抓;中国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孙佑海:构建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体系;贵州省司法厅副厅长胡勇:打造立法矩阵,助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一级高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李明义:中国特色环境资源审判体系已基本建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需要系统性法治保障;江西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邓奕强:法治护航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瑜:福建已实现生态检察专业机构全覆盖;哥伦比亚纳里尼奥省省长约翰·罗哈斯:中国的“环保意识”值得学习;经合组织驻华高级顾问海博:贵州生态和经济相互融合取得很大发展;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塞尔希奥·卡夫雷拉: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成为全球范本;武汉大学教授秦天宝:贵州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新西兰北帕市市长格兰特·史密斯: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值得世界各地学习;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总经理张荣庆:抓住新一轮绿色发展机遇 推动贵州绿色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成功举办了12届。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论坛,2013年和2018年,两次向论坛致贺信;2015年6月和2021年2月视察贵州时两次对办好论坛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要创新方式,继续办好。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9月12日—16日,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服贸会于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举办的首场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展会,秉持“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理念,突出智慧服务、开放发展,成功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精心打造综合展和9个专题展,举办了13场主题论坛、88场专题论坛、56场洽谈推介、25场边会,吸引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截至9月16日12时,累计入场近24.2万人,10万余名专业观众应邀参会,比去年提高20%。
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六年在服贸会视频致辞或致贺信,在本届服贸会贺信中,指出服贸会是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宣示了中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视察展馆,出席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北京市市长殷勇主持。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近800位中外嘉宾现场参会。格鲁吉亚第一副总理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负责人发表致辞,表示全球贸易内容从有形产品转向无形服务,服务贸易增速快于货物贸易,期待加强合作,共促世界经济增长。
国际化参与度再创新高。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13个首次独立设展,数量均超上届。主宾国法国组织赛事管理、文旅服务等企业参展,与教育服务、体育服务专题联动,拓展中法合作新空间。澳大利亚携手20家企业机构参展洽谈,为担任2025年主宾国预热。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460余家。
智慧服务集群化展示。成就展集中展示30余件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的代表性实物展品。各专题展集中亮相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6G等行业前沿技术,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成果。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全球最小心脏起搏器、远程安全驾驶系统智能驾驶舱等,让观众现场感受智慧服务的魅力和便捷。
权威发布助力高质量发展。会期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等权威成果。300余位中外嘉宾,聚焦服务贸易热点前沿交流研讨,认为绿色竞争力、数字技术等正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国际贸易规则,呼吁优化国际营商环境,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首发活动激活创新动能。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境内外机构等111家企业机构发布数字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219项成果,比上届增加80项,其中,全身精准诊疗超声系统等新品首发110项。
交易洽谈氛围浓厚。举办国际合作项目洽谈推介会等56场洽谈推介,其中海外对接会系列活动10场。四川、海南等10个省区市举办12场主题活动,推介优势领域和项目。打造“投资北京会客厅”,16个区和经开区全部开展直播和咨询洽谈活动,全面介绍北京产业信息、最新支持政策,与意向投资人“见面聊”。展客商使用服贸会数字平台“商务约见”功能,发起邀约5300余次。
服务消费释放潜力。举办购车节、时装周等活动,促进绿色消费、拉动时尚购物。北京各区充分利用服贸会平台,开展商文旅体消费活动。此外,澳大利亚、挪威会期“直播带货”、伊朗继续设置京东线上国家馆,促进本国企业走进中国市场。
大会达成务实成果。会期共达成成交、投资等7类近千项成果,主要集中在建筑、金融、商业服务等领域。北京市各区和各专题成交额均高于上届。“北京日”暨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大会,三地联合发布招商引资合作重点项目202个,24项成功签约;宣布了亦庄综合保税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最快速度获批的综保区。
专业认可度提升。展览展示突出“数”“智”联动,打造卫星互联网、数字人等专精特新技术应用场景。拉美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多个在华研修班学员参会。
服务贸易故事更“接地气”。VR座舱穿越北京中轴线、数智体育比赛等互动体验场景,同传字幕眼镜等现场智慧服务,奥运冠军现场互动等活动,拉近了服务贸易与百姓的距离。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