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今年以来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与重点区域治理相结合,将空气质量持续排名靠后的机场周边3镇1街(李桥镇、后沙峪镇、天竺镇、空港街道)作为重点治理区域,立足区域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细化治理措施,通过“力度、精度、深度、广度”联动,撬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的大改善。截至4月底,3镇1街PM2.5累计浓度均值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1%,其中3个属地全市排名较去年有所上升,提升幅度最大的天竺镇较去年同期提升113个名次,曾经排名全区末位的3个属地均已退出末位。
力度支撑,挺起治理责任的“铁肩膀”。提升属地工作力度,3镇1街各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实行“领导小组+责任科室+社区网格”三级调度体系,定期督导问效、带动责任、推进工作。加大预警提示力度,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建立“提示—预警—通报”三级预防机制,发出预警提示信息3个,督促属地提前开展治理。加大帮扶力度,召开大气会商会,结合重点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污染源排放情况提出精细化管理建议110条。顺义区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带队实地调研帮扶6次,提出扬尘、汽修、混凝土搅拌站等污染源针对性治理措施36个。
精度指引,握好精细治理的“绣花针”。构建空气质量在线、道路尘负荷、裸地遥感、工地视频监控等立体化科技监测手段,精准发现各类污染源。通过顺义环保在线推送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对异常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并组织各属地及相关单位即刻整改。围绕3镇1街的街巷道路、工地场站出口道路开展尘负荷监测,监测道路161条(次),推送需整改道路32条(次)。通过卫星遥感监测裸地治理情况,监测并裸地治理面积超250公顷。通过工地视频在线监控,每周对3镇1街的42家工地进行全覆盖巡查,发现问题23个,发送督查通知单3个,要求限期整改。
深度融合,打出多方治理的“组合拳”。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对3镇1街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固定污染源398处,发现并整改问题200个;检查重型柴油车1715辆,检出超标车辆105辆;检查工地28处,发现并整改扬尘问题7个。3镇1街城管执法队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扬尘执法高压态势,查处施工扬尘、建筑垃圾违规处置、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运输、泄漏遗撒等相关违法行为493起,同比增加134.8%。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对机场周边15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绩效提级帮扶指导,就生产工艺、治污设备提出改造建议,帮助企业实现大气污染物深度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广度覆盖,巩固问题整改“新成效”。顺义区生态、住建、城市管理等部门齐抓共管、共享监管台账,通过开展扬尘治理联合会商和联合执法,聚焦问题查根源、紧盯短板强弱项,用“放大镜”找“小问题”,围绕3镇1街扬尘管控比例较低的工地场站,核查裸土覆盖、路面硬化、喷淋设施等“硬件”降尘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8个,确保整治一处、提升一处。根据市级最新监测数据,3镇1街中,有3个属地道路尘负荷较年初实现改善,其中李桥镇改善幅度超过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