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初夏,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气温已攀升至30摄氏度左右,阳光灼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的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安岳净化公司净化装置在艳阳下熠熠生辉。
阳光下的安岳净化公司
安岳净化公司主要接收我国陆上最大碳酸盐岩整装气田安岳气田来气,设计天然气年处理能力40亿立方米,目前日处理天然气量达到1300万立方米,实现满负荷生产。
在安岳净化公司两列净化装置的东北侧,各有一台天然气余压发电机组。伴随输气管道中“嘶嘶”的气流声,发电机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据悉,每台天然气余压发电机组设计发电功率750千瓦每小时,两台装置设计年净发电量共890万度。
加强巡检确保余压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安岳净化公司副经理、新能源发电工程项目部经理赖兵介绍:“第一台天然气余压发电机组于今年1月9日投运,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余压发电示范工程首套装置,至今已连续平稳运行超120天。第二套装置于4月28日投产试运行。两套装置已累计发电超过100万度,全部并入公司内部电网,供净化装置运行生产使用。”
净化厂的特点是净化装置处理天然气量大,接收上游天然气输压高,而输往下游用户管道的天然气输压较低,中间存在气流压力差。以往净化厂通过调压阀降低天然气输压,压力能未充分利用。余压发电是通过透平膨胀机将产品天然气与下游管网之间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电机发电。压力能转化为电能,反过来投入净化生产,形成能量循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
“余压发电的原理与水力发电类似,只是把水流换成了气流。”赖兵介绍,“安岳净化公司仅余压发电每年预计可以满足公司约六分之一的生产电力需求,光电费就能节约500万元以上。”
余压发电机组与净化装置相辅相依
四川本多山多水系,但安岳净化公司所在的川中盆地属于丘陵地带,地势平缓、草木茂盛、毫无遮挡。在安岳净化公司装置区的屋顶,以及倒班公寓门前的停车棚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正把骄阳的能量尽数“收为己用”。
安岳净化公司于去年12月投运首套分布式光伏工程项目,在厂区、倒班公寓共8处屋顶、停车棚上共安装947块光伏组件,安装面积2441.8平方米,约有五六个篮球场大小,装机总容量436千瓦,预计每年可发电超40万度,主要用于倒班公寓、办公楼区域,以及食堂用电。
公寓楼下,安岳净化公司员工黎一民把车停进车位,绕到车后的充电桩,取下充电枪接入充电接口。他说:“我家住成都,每周开车上班来回约400公里。以前开油车,每月单加油费就要花费好几百元。现在换成电车,充我们厂自己生产的光伏‘绿电’,能节省不少开支,也更绿色环保。”
公寓楼前的电动车充电桩也是由光伏供电
近年来,中国石油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西南油气田公司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天然气+新能源”融合发展战略,聚焦清洁电力、伴生资源等领域,发展余压发电、光伏发电等业务。安岳净化公司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探索,在发展天然气净化处理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持续拓展新能源“新赛道”。
“我们正在加强调试,希望提升现有余压发电装置的使用效率,并扩大光伏装置面积。还要探索天然气脱硫富液余压能量回收技术,计划增加富液余压发电装置,拓宽新能源发电渠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油气田高质量发展。”安岳净化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安岳净化公司打造美丽标杆净化厂
天上满是光,管里跑着气。发展新能源,气田添绿意。安岳净化公司是既有余压发电装置又有光伏发电装置的净化厂,其中余压发电装置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所有净化厂中装机规模最大的。该净化厂预计每年光伏和余压发电可减排二氧化碳超5000吨,替代超2800吨标准煤的发电成本,成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把握绿色发展契机,强化创新驱动,践行低碳减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