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中化东大泉州项目现场红旗飘扬、掌声雷动。历经10个月建设,年产24万吨聚醚多元醇项目顺利中交,中化东大“1+3”产业布局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并成功实现零安全事故、零质量瑕疵、零费用超支的“零”目标。
作为福建省2024年重点项目,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仅用10个月就实现中交,较可研报告日期提前了整整半年。“东大速度”的背后,是中化东大人不畏艰难、不惧挑战,以超常规的努力积极践行“非常规之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
一条链协同效应,打造竞争优势
中化东大总部位于山东淄博,是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的领军企业。自2021年企业“退城入园”迁入马桥厂区,中化东大建设了行业内首个实现“一键开停车”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制造工厂。其产品绿色环保、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高铁座椅、轨道伸缩缝、电子粘合剂等高端领域,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多款产品获中国专利奖、中国中化专利金奖等荣誉。
虽然在科技研发、产品品质等方面一直稳居行业前列,但产业链配套的缺失始终是中化东大发展的掣肘。为加强内部协同,在公司领导的有力协调下,中化东大在福建泉州启动24万吨聚醚多元醇项目建设。“选址泉州,主要是考虑到泉州石化2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可与东大聚醚多元醇形成上下游,这样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两家企业协同开展创新研发。”氯碱事业部副总裁胡川说。家具和鞋服箱包等是福建省的优势行业,同时福建省也是进出口贸易大省;华南地区的电子电器、汽车工业、建筑材料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应用领域均是东大产品的目标市场。布局泉州,中化东大也可借此在差异化、高端化聚氨酯市场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打出一片“新天地”。
一群人干字当头,加快建设进程
聚氨酯是应用广泛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因其性能卓越、用途广泛,被誉为“第五大塑料”。作为聚氨酯的主要原料,聚醚多元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新建产能不断攀升,聚醚行业供大于求,产业链整合成为必然趋势。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经多番研讨论证,泉州项目团队将中交日期从可研报告中的2025年8月提前至2024年12月。“项目越早投产达效,强链、补链的优势就能愈快彰显。”中化东大党委书记、总经理祝坚表示。2023年8月,泉州项目工作专班和泉州项目党支部成立,次年1月18日项目奠基,2月22日项目基建序幕拉开。
“刚确定2024年12月底中交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泉州项目负责人,中化东大副总经理战晓彤深知,抢工期就是抢市场份额,就是抢效益。项目部在深入探讨、细化各施工步骤和工序的基础上,压缩并倒排工期,将进度和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按照“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整体”的工作思路,每周六组织召开周例会,每日早晚组织施工单位召开晨会和班后会,及时协调解决当日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本就工期紧张,多雨天气更成了项目建设的“拦路虎”。2024年启动建设以来,项目驻地遭遇了4次具有较大影响的台风和十余次暴雨天气,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0%。
党员带头在台风登陆前筑牢安全防线
为保证工期,项目部组建党员突击队,采取施工、人员网格化分工和轮班监控等措施,制定白班和夜班两个工作时间段,总结推广一系列“非常规”经验,只为争分夺秒推进项目建设。只要天气条件一转好,吊机、挖掘机等立即开始作业,确保施工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降低阴雨天气的影响。
“事前算赢”一直是中化东大贯穿于生产经营各方面的理念。在泉州项目建设初期,项目部秉持这一理念,对施工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周密排布,前置分析不同阶段各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难点和重点,明确主要装置、储罐、不锈钢管线等重点部件的质量关键控制点。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累计验收1375批次,工艺管线焊缝累计拍片3万余张,合格率达100%。
泉州项目在生产工艺方面与淄博厂区有着显著差异。技术部在项目工艺技术方面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在氯碱事业部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与合作设计院协调、沟通,反复完善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控制顺序、更换大型设备材质、增加热水回用等一系列举措,既有效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耗,也为项目建成后的精益生产筑牢根基。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党旗始终飘扬在一线。共产党员们以项目为家,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从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到现场QHSE管理,从承包商安全教育、到现场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全面落实,每一名党员身体力行,带动全体参建人员和承包商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圆满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一定赢以终为始,谋划投产新篇
满怀中交仪式的喜悦,泉州项目部工作人员快马加鞭,投入到新一轮奋战当中。“一季度投料试生产,一个月以内达到满产”战晓彤说,“项目中交的后面,还有很多硬仗要打。”
泉州项目生产装置设备水联运检查调试
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拥有完善的工业配套和便利的物流条件,而且靠近下游应用市场,便于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分销。为持续巩固公司在行业的领军地位,早日实现经营目标,中化东大提前半年即在华南、华东进行销售网络布局,先后设立广州、南京两个办事处,加入泉州市石化产业协会并担任理事单位职务,以福建及周边潜在实体客户作为预销售对象,专门成立营销攻关小组,提前进行预销售。截至目前,中化东大泉州已与39家客户提前达成商务合作意向。
在市场推广的同时,人才培养、生产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泉州项目充分吸取了淄博马桥项目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项目自动化程度和控制水平。”生产准备负责人高铭介绍。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为泉州项目招聘的工作人员就陆续到淄博各岗位学习,公司还在氯碱事业部的支持下,吸收多名系统内优秀工作者参与项目建设和生产准备工作。
目前,项目循环水预膜和储罐清洗已经开始,部分公用工程已实现供应。接下来,淄博和泉州两个工厂还将协同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升高端化、差异化、定制化水平,拓展华东、华南、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进而打造中化东大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中国中化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