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映青山 绿电照江淮——潘集电厂以智慧引领低碳转型
时间 : 2025-05-26 来源 : 未知 作者 : admin 点击 :
次
明代于谦在《咏煤炭》一诗中写道:“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自古以来,煤炭就是光明和温暖的象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煤炭以电的形式,走进千行百业,点亮万家灯火。作为传统的发电形式,火电仍然是当今最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 扮演着社会电力安全“压舱石”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火电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形势下,“安全、高效、低碳”的智慧电厂成为火电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淮南,这座素有“火电三峡” 之称的能源之都,也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潘集电厂(简称潘集电厂) 的诞生地,在淮南大地,潘集以智慧、绿色谱就了一曲生态发展乐章, 也为火电行业转型树立了典范。
科技赋能,智启煤电新程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托两淮煤炭基地建设清洁高效坑口电站”, 潘集电厂正是该战略布局的首个落地实施项目。该项目与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煤电联营产业政策要求高度契合,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推动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精心打造的精品电力项目。
2018年8月23日,潘集电厂一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项目取得固定资产投资代码,2020年6月15日取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第1台机组于2022年12月26日投产发电,第2台机组于2023年2月24日投产发电。建成后每年可供电约6 6亿kWh,能有效满足安徽省电网负荷发展要求,增强皖中地区电力保障能力,填补安徽省“十四五”电力缺口,可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上交税费约2亿元,将有力地拉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潘集电厂一期位于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境内,利用潘集选煤厂铁路专用线来煤,优先掺烧选煤厂的中煤、煤泥,不足部分使用周边矿井动力煤,大大减少了国铁运输压 力,降低煤炭副产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作为淮南市第一个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二次再热技术的电厂,机组设计性能指标达到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发电效率、发电标煤耗、厂用电率、单位耗水量等各项指标优越,符合国家节能优先战略和能源科技进步战略。项目采用一流设备: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单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二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汽轮机为超超临界、二次中间再热、抽汽凝汽式、单轴、五缸四排汽、双背压汽轮机; 发电机为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汽轮发电机。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为潘集电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让这座传统能源企业焕发出全新的智慧光芒。电厂以打造“六全”智慧企业示范点为引领,紧扣“六全”智慧企业建设目标,深化完善项目一期智慧电厂功能模块,实现全厂 5G 覆盖,移动式安防摄像头通过 5G 信号接入系统,达成 5G + 机器人巡检。智慧运行项目上完成智慧监盘模块、智能控制模块调试、优化和整体上线,结合DCS系统,提高机组APS使用率,打造一键制水、一键并风机等应用场景,实现了从“人工巡检”到“智能监盘”的华丽转变。
项目一期运营以来,采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项目9项、建筑业十项新技术9大项32子项、电力“五新”技术29项、自主开发使用新技术10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94 项,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电规总院设计一等奖、中国施工企业协会设计水平一等成果评价……无数个荣誉和称号,是潘集电厂科技创新的见证,也是潘集电厂华丽转型的记录。2024年,潘集电厂一期荣获亚洲能源大奖——“年度燃煤发电项目银奖”,其在煤电联营、绿色环保、节能降碳、数字化设计等领域均走在国际前沿,获得国际专家一致好评,为各国煤电机组树立了中国标杆。
随着一期项目的成功运营,二期项目蹄疾步稳,迎来关键时期。2024年12月18日,二期项目部02号启备变一次性送电成功,整体工程进度迈出重要一步,为潘集电厂二期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为笔,绘就煤海新景
曾经,人们对燃煤发电厂的印象是污染环境、远离人群,但走进潘集电厂,烟囱里排放的不是滚滚浓烟,而是达标气体,周边不是尘土飞扬,而是鸟语花香,蓝天白云常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不仅是智慧电厂,更是新时代下的一座绿色电厂。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潘集电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发电效率大幅提高, 单位能耗显著降低;持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引入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构建锅炉效率在线计算模型和燃烧优化模型,通过精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煤电机组绿色低碳转型,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潘集力量。
在建设及生产运营过程中, 潘集电厂一期项目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从设计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工程设计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按5、25、35毫克/ 立方米(超净排放限值)进行控制,比现行超低排放标准降低了5、10、15毫克/ 立方米。项目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硝采用低氮燃烧和S CR技术,除尘采用双室五电场低低温静电除尘,除尘效率可达99.9625% (未含脱硫系统除尘)。项目同步建立了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含煤废水处理系统、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实现废水零排放。煤场同步建设密闭式储煤场控制无组织排放。厂区内安装隔声门窗,引风机安装隔声围护,厂界东侧、北侧安装隔声墙控制噪声污染,大幅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024年,潘集电厂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废气三项主要污染物日均值全部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满足排污总量要求,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做好环境信息披露。
为从制度上强化环保理念,潘集电厂成立了环保委员会,建立环保管理网络,统筹负责厂内环保工作,编制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固体废物管理办法》等,在厂区内形成人人讲环保、事事讲环保、时时讲环保的工作氛围。
如今,潘集电厂有绿地面积超11万平方米,春有樱花开放, 夏有林木葱茏, 秋日金桂飘香, 冬日腊梅相伴,处处透露着生机盎然,展现着新时代生态电厂的新风貌。
党建领航,共筑和谐煤电梦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潘集电厂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全年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坚强保证。
加强政治引领。健全完善公司党委议事规则,建立“三重一大” 事项清单,规范议题报审管理,完善前置研究清单,强化政治监督,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强化思想引领。建立“班子带头学、党员深入学、职工广泛学” 的三学联动机制,开展“党建+班组”建设、党员送党课进班组等活动。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 做好正面典型选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夯实党建基础。加大对基层党支部帮扶指导力度,建立党群部门列席旁听机制,制定“六全电厂?火电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智慧化党员活动阵地,高标准完成省国资委党费及党员发展督导迎检工作。
深化党建融合。开展“对标四满找差距 立行立改保安全”活动,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治理。高质量完成机组B修、双停各项检修任务;顺利完成春节、两会和迎峰度夏期间保供工作,获评2024年“全省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表现突出单位”。
面对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新挑战,潘集电厂将以更具前瞻性的视角直面未来, 在“稳”上筑根基,在“进”上下功夫,“跑出”新成绩,以更加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守好民生保障线,助力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展现新时代电力企业的科技魅力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