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4-12-16 来源 : 未知 作者 : lyy 点击 : 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
夏军院士:双碳背景下陆地生态水文研究与展望
全球变化与碳减排既是国际前沿热点,也是国家重大需求。全球气候变化为广泛、快速、加强,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碳中和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为的排放被人为努力和自然所吸收相等。碳源、碳汇跟陆地、海洋相互联系,也是跟水循环、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循环相互联系,水循环和人类的影响相互连在一起。
作为水文水资源学家,夏军院士强调,河湖生态系统是与人类居住环境最为密切的载体,河湖水文过程是维系生态系统关键。他强调,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多圈层纽带,水-碳耦合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变化过程与机理以及减碳的重要科学基础。
针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问题,他提出,要重视和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气候相互作用”关系,如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城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量的比例大概是75%左右,中国城市占的比例更高一些,在80%左右,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城市建筑和城市交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要研究城市化的双碳问题,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是减少温室效应,可通过改变城市、区域的LUCC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以及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来实现;要加强面向循环经济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水文解决方案与途径,加强抑制水库温室气体排放,保证流域环境与生态治理并重,加强河流域物种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生态水文研究;加强节能减排,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来得到最大物质产出,提倡水资源循环利用、基于新技术的生态循环经济的生态水文学研究;加强提升城市河流自净能力、应用生物技术处理城市排放的残留营养物质、利用城中湖调蓄城市内涝、建设城市N、P污染缓冲地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透水面积等建设融合自然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和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态建设研究。
最后,他强调,生态水文学理论与方法,能够为认识水循环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作用关系,提供新的认识,包括陆地森林植被、河湖、湿地、滨海、城市和流域的减碳评估与工程措施。但是,生态水文学仍在发展,其学科体系与理论与方法,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应用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