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4-12-16 来源 : 未知 作者 : lyy 点击 : 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
绿色转型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加快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全球产业正在绿色转型。欧盟提出CBAM,首次采用贸易政策应对碳泄漏风险的政策工具,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征收碳关税,覆盖水泥、钢铁、铝、化肥、电力、化工(氢)等领域。
但是,绿色转型关键支撑技术仍显不足。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碳减排量依赖于尚未成熟的技术,因此,亟需不断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高翔预计,到2030年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需求将超过4.5万亿美元。
他指出,新时期绿色转型实质上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推动能源电力结构低碳转型、重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交通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助力全面绿色转型。
推动能源电力结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是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他提出,要构建化石能源既要清洁低碳、风光等非化石能源要安全高效,储能又是推动多能互补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他预测,未来将会产生储能型、灵活调峰型的、零碳型的未来电厂,绿色低碳的园区以及海陆协同、深远海风电依托的海上能源岛,从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系统的减污降碳。
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实现碳污高效减排。构建涵盖源头减排、末端净化与资源化利用等高效、低成本碳污减排技术体系。如煤炭清洁低碳利用技术、低碳/零碳燃料掺烧技术、高效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技术、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利用技术等。
绿色能源高效安全替代,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构建涵盖能源高效转化、安全储存及互补融合等安全高效低碳综合供能技术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关键技术持续迭代创新,如高效光伏电池材料与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精准预测技术、智能诊断与运维关键技术、储能技术以及新能源固废智能拆解分选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等。
他预测,未来将出现煤电与凤光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耦合长时储能的新型电厂,实现煤电机组灵活调峰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结合绿色燃料制取、高效低碳/零碳燃料掺烧等技术,实现低碳供电/供热。
他指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是推动重点工业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如清洁低碳工业园区,通过园区清洁低碳能源形成共生、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实现园区零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工业园区的清洁低碳发展,既包含高效的环保装备,也包含烟气治理系统智能诊断、大气环境监测溯源和碳污监测综合管控等,实现智慧防控、精准防控。
他指出,发展绿色燃料技术是推动交通行业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预计2050年,全球绿色燃料的需求量将达到6亿吨/年。绿色燃料既可以生物燃料,也可以通过绿氢制成绿色甲醇和合成柴油,这个将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甲醇和氨的发动机。未来船舶的清洁低碳技术,也是绿色交通的一个关键推动力。